張后啟認為,互聯網正在顛覆汽車行業,汽車產品本身也正在成為電腦和移動終端。電商推動了商業模式的創新,實現了成本結構的顯著優化。電商對未來商業模式的沖擊尤其體現在流通環節、制造業整合、技術創新和服務業上,對汽車行業的影響使廠商將更加注重產品組合數據、多品種小批量、模塊化生產,并為此提供全行業的供應鏈服務平臺。
互聯網大潮襲來,汽車配件電商早已不是什么新鮮事。實際上,在互聯網+的概念興起之前,汽車配件的觸網與電商化經營已經走在了許多其他行業的前面。那么,在各行業“沾網即火”的態勢下,汽配電商過得可好,不妨跟隨記者與國內幾位資深專家探討一番。
汽配電商風頭正勁在剛剛過去的一年,阿里巴巴與京東兩家中國互聯網電商巨頭紛紛赴美上市,再一次掀起了互聯網電商的巨大熱潮。同時,在汽車后市場領域,互聯網電商與互聯網服務企業也如雨后春筍般一個一個地冒出,養車無憂、車易安、車螞蟻、車小弟、中馳車福、淘汽檔口、卡拉丁、諸葛修車、養車點點、途虎養車、e保養、i保養等,在亮相與融資兩大舞臺上,你方唱罷我登場,彰顯了風口浪尖之上的經濟特征。
以近期剛剛興起的上門保養服務為例,2012年開始進入汽車后市場的卡拉丁,用2年時間把所有工具微型化,其所有服務上門流程做成標準化并制作成冊,保養技師只要5分鐘就能把所有工具塞到汽車后備廂之中。在卡拉丁的服務中,每輛車的保養用時平均45分鐘,加上路途30分鐘,一個訂單用時大概75分鐘。對于客戶而言,動動手指就能享受送上門的即時服務,比起開車去固定維修保養店排長隊等待要愜意許多。
由經銷商向服務商轉變互聯網帶給人們的是互通互聯,也就是信息對稱。因此,一切在信息不對稱時代建立起來的商業模式都將接受互聯網時代的考驗。全國商用車配件產銷聯合會會長、中國汽車配件銷售有限公司總裁王篤洋指出,信息對稱實現了從制造商到消費者的信息直通,使產品銷售垂直發展成為可能,因此汽車后市場的服務垂直發展是必然趨勢。
從產品制造方面分析,王篤洋認為,信息對稱將使消費者更多了解和購買原廠配件與配套企業配件,配件同質化、多品牌泛濫的局面將逐步得到改善,靠信息不對稱生存的機會越來越少,靠關系、靠人脈的購買會越來越少,產品品牌將逐步集中,二、三類品牌將逐步退出并走向代工。
從產品流通方面分析,王篤洋認為,信息對稱將使經銷商的買進賣出賺差價的經營越來越困難,也使客戶服務越來越下沉、直至到終端消費者。分銷經濟時代經銷商的市場生存環境正在動搖,代儲、代運、代服務的模式將逐步興起,多層級的批發商將逐步退出市場,單一品牌、單一品種的經銷將難以為繼,綜合渠道服務商將逐步興起,經銷商必將成為地地道道的服務商。
個性化需求主導電商經營在分析中國汽配流通商業模式的轉變時,原聯想集團副總裁、中馳汽配電子商務公司總裁張后啟表示,汽配經銷從分銷階段到連鎖階段再到電商階段,在制造廠與經銷商或直接消費者之間的中間環節,原來需要多個分銷商或連鎖商,進入電商模式后,中間環節只需要一個電商平臺即可。它將把原來25%~40%的分銷模式加價率和15%~25%的連鎖模式加價率,降低到自營電商B2C模式的7%~10%加價率,對產業鏈上的多數企業是難得的市場機遇。 張后啟認為,互聯網正在顛覆汽車行業,汽車產品本身也正在成為電腦和移動終端。電商推動了商業模式的創新,實現了成本結構的顯著優化。電商對未來商業模式的沖擊尤其體現在流通環節、制造業整合、技術創新和服務業上,對汽車行業的影響使廠商將更加注重產品組合數據、多品種小批量、模塊化生產,并為此提供全行業的供應鏈服務平臺。終端消費者則將更加側重標準化產品的比價,滿足個性化需求。
Copyright ? 山東凱福瑞汽車配件有限公司 魯ICP備18039712號-1 技術支持:嵊燦科技